皮膚微生態的那些事發表時間:2019-12-19 09:51 生活在充滿微生物的世界里的我們,與微生物的關系十分緊密。微生物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些常見皮膚病,如黃褐斑、銀屑病、特應性皮炎、痤瘡等都與皮膚微生物的失衡有關。現如今皮膚微生態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首先,讓我們來看下皮膚微生態是什么。 皮膚微生態 皮膚微生態是指由細菌、真菌、病毒、螨蟲和節肢動物等各種微生物與皮膚表面的組織、細胞及各種分泌物、微環境等共同組成的生態系統。 皮膚微生物、宿主及外環境三者相互作用構成了皮膚微生態平衡。皮膚微生物是平衡體系里的重要組成。 皮膚微生物組成 皮膚表面的菌群通??煞譃槌qv菌和暫駐菌。 常駐菌是一群在健康皮膚上定居的微生物,包括葡萄球菌、棒狀桿菌、丙酸桿菌、不動桿菌、馬拉色菌、微球菌、腸桿菌及克雷伯桿菌等。 暫駐菌是指通過接觸外界環境而獲得的一類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鏈球菌及腸球菌等,它們是引起皮膚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這些細菌在維護皮膚健康方面功不可沒。此外皮膚上也存有少量真菌。 皮膚環境與微生物定植息息相關。
影響皮膚微生物定植的因素主要分為個體內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這些因素可改變微生物的數量和正常菌群中各種微生物的比例,進而影響皮膚微生態平衡。
內源性因素 不同皮膚部位微生物組成存在差異。 研究發現在皮脂腺豐富的區域,如前額、耳后、后背及皺褶區,痤瘡丙酸桿菌屬和葡萄球菌屬占主導。 在皮膚的干性區域如前臂和大腿,則存在普氏菌屬、卟啉單胞菌屬和黃桿菌屬,且比前額微生物多樣性更高。 在濕潤的部位如腋下,棒狀桿菌屬占主導。
成人和兒童皮膚微生物組成也不相同。 男女皮膚微生物組成同樣存在差異。 不同種族和地域等因素也影響著皮膚微生物的組成。
外源性因素 影響皮膚微生態的外源性因素有很多,如外界環境的溫度、濕度、空氣質量、衛生護理頻率、化妝品的使用等等。由于皮膚頻繁與化妝品接觸,化妝品是影響皮膚微生態的重要因素之一。
化妝品影響皮膚微生態的途徑
一、產品本身所攜帶的非致病性微生物,通過發酵或其他方式來修飾改變化妝品中的一些化學成分,對皮膚常駐菌或皮膚微環境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對皮膚造成損害。 二、是化妝品中的化學成分還可被皮膚常駐菌修飾、改變來影響皮膚健康。 三、化妝品成分通過改變皮膚微環境間接影響皮膚微生物的定植。化妝品中成分復雜,包含了許多化學物質,如防腐劑、香精香料、功效成分、保濕劑和除臭劑等,這些物質可能改變皮膚的微環境,如pH、濕度和油脂含量等。
我們都知道腸道益生菌的應用十分廣泛,相比之下,皮膚益生菌及其發酵產物在化妝品中的研究及使用就非常少了。
一些研究表明表皮葡萄球菌、透明顫菌、酵母菌及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具有護膚功效。 1、表皮葡萄球菌: Nodake 等從受試者自體皮膚分離表皮葡萄球菌,培養后添加到化妝品基礎配方中,涂抹于受試者面部皮膚,每周2次,連續使用4周后測定受試者皮膚保濕性能的變化。結果表明,配方中添加自體分離的表皮葡萄球菌后,顯著增加了皮膚的保濕性。
2、復膜孢酵母: SK-II 護膚精華露宣稱添加了復膜孢酵母發酵濾液 ,具有消炎、抗氧化和延緩皮膚衰老的作用。Tsai 等將 SFF 與巨噬細胞( RAW 264. 7) 體外共同作用后,發現 SFF 可顯著下調 LPS 誘導的巨噬細胞 NO 的釋放及誘生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表達,從而發揮抗炎和損傷修復的作用。
3、雙歧桿菌: 雅詩蘭黛特潤修護精華液添加了雙歧桿菌發酵液,該發酵產物能加速老舊角質的剝離,促進新生細胞的生長 。
不過,雖然直接應用皮膚常駐菌活菌制劑有護膚的功效,但由于無完備的安全性評價體系,加之無腸道益生菌那樣安全應用的歷史,所以這個應用還需要進一步探究。 了解了皮膚微生態后,我們就知道,要想皮膚健康,除健康飲食、生活規律、避免使用易致過敏刺激物品、科學合理進行皮膚護理外,還要盡可能保護好我們皮膚的微生物群。 維持皮膚微生態平衡,要避免過度清潔、過度洗滌、過度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