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子刊:肥胖可導致30多種慢性疾??!發表時間:2019-08-15 10:14 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隨著經濟發展,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狀況總體改善,甚至因為“吃得太好”,超重肥胖等問題凸顯。 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體重指數(BMI)≥30kg/m2即為肥胖。然而,在看似“營養過剩”的表象下,卻可能隱藏著更需重視的“隱性饑餓”問題。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公布的一項數據顯示,全球現有約20億人正遭受“隱性饑餓”的困擾,而我國約占3億人,“隱性饑餓”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問題。 “隱性饑餓”并不是說人體有饑餓感,而可能是一種“疾病”。 人體保持健康不僅需要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等大量營養素,還需要鐵、鋅、硒、碘等16種礦物元素,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E、葉酸等13種維生素,而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足,一時難以察覺,因此很容易被忽視。 但如果人體長期缺乏某種維生素及必需的礦物質,或同時又存在其他營養成分過度攝入的狀況,就會出現各種健康問題,甚至導致疾病。世界衛生組織也將這一現象稱為“隱性饑餓”。 肥胖的人往往不是營養過剩,很可能只是脂肪過剩! 專家表示:中國居民脂肪攝入過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過30%!但相當一部分中國人膳食纖維和礦物質攝入不足,容易引起機體的隱性饑餓。 那么,營養失衡、隱性饑餓,會帶來什么后果呢?美國臨床內分泌醫師協會(AACE)和美國內分泌學學院會(ACE)聯合發表立場聲明,建議將肥胖改成:肥胖為基礎的慢性疾?。╝diposity-basedchronic disease,ABCD)作為新的診斷術語。人們或多或少都能意識到其對健康狀況的不良影響。但具體和哪些疾病相關,有多大程度的影響卻所知不詳。 近日,《柳葉刀》子刊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發表了一項針對體重指數(BMI)和多種疾病關聯的研究。分析了337536例英國受試者BMI與17大類、925種疾病之間的相關性,受試者中約53.7%為女性;24.1%的受試者BMI≥30kg/m2。 研究主導者,南澳大利亞大學Elina Hypponen教授介紹,“過去的研究顯示,高BMI會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但這些用于評價肥胖對健康風險影響的臨床試驗通常規模太小或周期太短,無法充分評估高BMI和許多疾病之間的因果關系?!睘榱私鉀Q這一問題,研究團隊采用了5種新的統計學工具進行研究,不同的統計學手段得到的結果能夠相互印證,獲得一致的結論。 分析結果表明,在17大類925種疾病和不良健康癥狀中,高BMI遺傳風險評分與30種疾病有關,涉及循環系統、內分泌和代謝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皮膚、肌肉骨骼、呼吸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總體癌癥風險等。 其中五種統計方法都一致發現與高BMI遺傳風險評分有關的疾病共有11種,包括: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淺表性蜂窩織炎和膿腫,腿部或足部慢性潰瘍,腹股溝疝,膽石癥,骨關節病,失眠,其他周圍神經疾病,以及遺傳性視網膜營養不良癥。 有9種健康問題與高BMI遺傳風險的關聯得到了四種統計方法的支持,包括: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靜脈炎和下肢血栓性靜脈炎,腎功能衰竭,臍疝,其他關節病,壞疽,接受化療和非風濕性主動脈瓣疾病。 高BMI遺傳風險評分和確診肥胖最緊密相關,其次分別為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骨關節病。這些結果和實際臨床觀察到的現象一致,為肥胖和這些疾病的關聯提供了實質性的證據。研究團隊指出,這項研究最大的意義之一在于證實了肥胖和糖尿病緊密相關。 這項新研究所揭示的肥胖和各種疾病之間的聯系,能夠幫助具有相關疾病,或者家族病史的高風險人群正確認識肥胖對健康的影響。同時也提示了通過控制體重來控制這些疾病發生和發展的可能性,再給減肥一個絕佳的理由:只有保持健康才能一直快樂下去。 |